Search


《關於築牆》

幾個月前有個閨蜜在感情上受了傷害,又因為對方是第一...

  • Share this:


《關於築牆》

幾個月前有個閨蜜在感情上受了傷害,又因為對方是第一個讓她真的卸下心防的人,所以傷得更重。而她的自我保護機制告訴她,要把牆重新築起來。

而在她經歷那一切的同時,我剛好也和幾個不同的對象經歷過一些挑戰。那時,我曾經告訴過閨蜜,我還是要繼續把心打開去愛,用最真實的自己和別人連結,哪怕有再次受傷的可能。

所以當她問我,要怎麼樣可以『不受傷害、保護自己、又不對他人築牆?』還有為什麼我在受過這麼多次傷害之後仍然有勇氣打開心房,我是這樣回答她的:

「牆」還是我們的身外之物 —— 看似堅固,但依然可以被擊破,而每次被擊破都要重建:每次被擊破,我們只會想要在下次用更好的材料把牆蓋得更穩固。只是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從外而來的攻擊會不會一次比一次更強烈。我們可以把牆築得很漂亮,甚至蓋起護城河,但在牆內的我們依然脆弱。

我理解想要保護自己的背後是害怕、是沒自信,但這並不是「愛」真實的樣貌。

但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受傷、允許自己接受訓練和挑戰,讓那些傷痕結痂生繭,生成更堅固的皮膚表層,那麼我們還是我們,心依然柔軟,但卻更強壯了。我稱這樣的保護為 "soft armor(柔軟的盔甲)"。只有一次又一次,我們面對類似的情形才能更得心應手。當我們把心練得厚實,久而久之,我們便不會再吸引那些欺負我們的人。

越是逃避和抗拒,宇宙越會一直給我們一樣的人生課題,這是吸引力法則的不變定律。嬰兒不會因為跌倒了一次就放棄學習走路,決定一輩子坐嬰兒車。我們身上所有的肌肉都需要鍛鍊才能有力量,包括心也一樣。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真心以對,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把真心藏著 —— 那些一點都沒有用的破爛盔甲是這個社會教我們的遊戲規則。

又,「允許(allow)」自己受傷是為了自己變得更好、讓自己更了解自己,不等於當pushover、讓別人不尊重自己的底線(boundary/bottom line)。這個巧妙的一線之隔是只有靠不斷的練習和有意識的檢視才能更清醒,否則只會變成不健康的「循環(cycle)」。

我們大都錯把「愛」當成互相依賴,要別人先給予自己才願意付出,要別人先證明他們對我們的愛是不離不棄不放手。然後在追求那種共存關係(codependent)的同時,我們已經先離棄了自己。

要別人給予我們想要的愛和尊重之前,我們還是得先尊重和愛自己,否則我們所建立起來的關係 —— 無論是親情愛情還是友情都會變成一種被恐懼操縱的情緒勒索。

Take all actions from love, and it begins from you.

——

📷:Peter Gonzalez @ 柏林圍牆

——

✨ 練習吸引力法則傳送門:https://mailchi.mp/d5bd8798272c/loa-consciousliving
🌱 加入 有意識生活・Conscious Living (完整回答問題 + 閱讀同意守則 = 通過審核)
🦄️ 追蹤IG(能量文 + 鋼琴音樂):http://instagram.com/notesofjo


Tags:

About author
你是宇宙的延伸,你是宇宙;而宇宙本身是愛,我們就是愛 —— 給予愛和擁有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而我們對於理想現實的渴望是讓我們回到自身、從心出發的開始。 我的任務,是教你如何卸除自己的武裝、和自己的內在連結、讓你每一天比前一天活得更像自己。 我們的外在顯像是我們內心世界的投射和反映,而我們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意外或巧合 —— 當我們意識並理解我們的「現況」和「現實」都是我們自己的創造,我們便能得到那張自由進入理想現實的通行證。 當我們知道所有我們想要的一切都已經存在,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是為自己的靈魂做更新、消弭二元性(Duality),並知道自己已經擁有、也已經可以活出生命最美好的模樣。 我所能給你的,是讓你知道 —— 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擁有所有你渴望的理想現實,並讓自己成為可以駕馭所有變化、完整接收所有祝福的人。
?️ 能量工作者 ? 接收理想現實一對一諮詢指引 ? 純素生活 x 現居峇里島 ? 有意識生活 x 轉變人生 x 接收理想現實 ✨ 這是比吸引力法則更強大的東西 ✨
View all posts